項目方案以斜線呼應建筑同時打破了行列的直線框架,改變了常規接待空間的社交型態與動線,再利用斜向線性空間所塑造出的社交與辦公的空間分隔,營造出動與靜的空間對比。
A方案
B方案
C方案
軸測圖
常規辦公空間,大門作為辦公空間的界線,在公共區域與辦公區域間產生了一個明顯的分隔,我們希望在入口區域設計上,能打破傳統邊界形成一個具有邀請動作的空間,因此空間中并未設置前臺,取而代之以吧臺桌沿動線擺放,即在入口區域產生社交活動的可能性。
此項目位于辦公樓的頂層,在采光上有較好的先天條件,除了大面積的落地幕墻采光窗,在開放接待休閑區還有一個大面積的長方型天窗。
在天窗下方的吊頂進行了再設計,以斜圓柱體的造型重新改造了天窗,并在圓柱側面增加了軟膜,在入口處強化形式感體驗,在夜晚時軟膜能賦與空間如天光的照明感受。
進門右側為一個兼具茶歇/吧臺/開放會議的多功能區,設置于入口開放休閑區,一方面強化了此處作為動態空間的功能,另一方面多功能區也能輔助未來預留的空間可能性。
入口左側設計為階梯洽談區,靠墻處設計了三層臺階,可同時作為展示陳列區與洽談座位區。此區的L型吧臺與辦公區域茶水區吧臺相連,洽談區吧臺在穿越玻璃隔斷的同時,材質由水磨石轉變為微水泥,階梯區則由微水泥轉變為木紋防火板,藉此強化了玻璃隔斷作為動與靜區間的介質作用。
開放辦公區地面以過道的微水泥,將兩側的灰色及白色水磨石地磚進行空間區分,電話間以軟包進行墻面處理,除了隔音作用外,也能讓較小的電話間空間增添舒適感。
材質選擇上,整體以灰與白等中性色為基調進行搭配,包括水磨石、微水泥、金屬、玻璃磚、弧形玻璃、木紋防火板、毛氈及人造石等,通過軟包、毛氈及家具的材質及色彩去中和整體空間的冷色基調。